本帖最后由 hld8124 于 2016.4.7 23:12 编辑
这个是很基础的分析方法,Copy给你我原来论文里的方法
测序数据处理及分析(引自: 黄罗冬.冬虫夏草寄主蝠蛾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云南大学[D],硕士论文,2014)
对测得的原始序列N值和计算机误读的个别碱基进行人工校对和修饰,采用MEGA6软件中利用Clustal X进行多序列比对,去除测序起始质量不佳的部分,并剪切掉两端不整齐的冗余序列,使序列长度编辑一致。编辑后的序列再于NCBI中进行Blast相似性检索,以确定扩增出的片段是否为我们需要的目标片段以及序列的方向是否一致。利用MEGA6软件(Tamura et al.,2013)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对序列进行统计分析和分支分析,计算基因序列之间一级结构,计算序列间的Kimura2遗传距离,获得遗传距离矩阵,以遗传距阵为基础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系统树的构建采用最大释然法(ML),用自展法(Bootstrap)检验系统树,自展数据集为1000次,并基于系统发育树利用基因替代速率估算相关物种序列分化时间。利用DnaSP v. 5.0软件计算各物种ITS序列单倍型数(number of haplotypes,Hap),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核苷酸多态性(nucleotide diversity,Pi)等多样性指标,统计单倍型序列特征及各居群单倍型种类和数量。应用Arlequin v. 3.5软件包中的分子变异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分别检测该研究物种在局部居群和整个分布区内的居群间和居群内遗传变异水平,以及单倍型分布的遗传分化系数Fst评价。 |